第344章 一滴都没有了!(2 / 3)

   到这里陈楚再拒绝,那就显得过于作了。

    噢,魏延看不起我们,把你捧到天上,然后你再说你自己不行,你把我们放在哪里?

    所以陈楚就等于是被架在火上,根本下不来。

    话说不出口,也只能看诸葛亮怎么说了。

    不过不管诸葛亮怎么说,现在陈楚也只能接受了。

    诸葛亮看看魏延又看看陈楚,联想到马谡先前所说的,心中有了一些猜测。

    不是他们两个要叛变,而是两个人的关系。

    看来子秀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居然能收下姜维和魏延两个人。

    不过这次北伐自己才是主帅,自然是不能魏延说什么就是什么,最后诸葛亮还是坚持让魏延做主将,陈楚做副将,带领五千人,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赶到陇坻,然后安营扎寨,必要的时候陈楚可以自己做决定,造成一种他们人很多的现象。

    然后另一条路由王平、高翔、马谡三人带着两万五千人前往。

    但是到了之后,一切均有魏延指挥。

    这么做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让魏延指挥那不就是让陈楚指挥吗?

    两个人的关系都明显到这一步了,谁还能猜不出?

    当然作为先锋部队的魏延和陈楚要签署军令状,一旦失败,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只不过陈楚心里知道,自己和魏延八成是掉不下脑袋。

    军令状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一个约束将军的手段,等于kpi一样,完成有功,完不成受罚。

    像原文重的马谡就立下了军令状,失败后被砍了脑袋。

    但是早在很久之前,关于和张飞不止一次立下军令状又没完成kpi,尤其是关于当初在华容道顾念旧情放走曹操,最后回来之后诸葛亮一样没有要对方死。

    而自己和魏延也是一样的。

    魏延是两朝老臣,战功赫赫,虽说人缘不好,但现[笔趣阁 xbqg5200]在蜀国人才稀少,所以就算真失败了,魏延也死不了。

    而自己先不说智谋已经得到了认可,蜀国缺顶级武将,更缺顶级谋士。

    而陈楚这样顶级武将+顶级谋士的“双顶”,那更是少到不能再少了。

    最后,众人领命。

    遣散众将士之后,诸葛亮唯独留下了陈楚。

    二人在大帐内聊了半个时辰,直到大军准备出发,陈楚才离开大帐。

    至于他们在里面说了什么,再也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