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多余的土地,他也没有想起来。
孔有德打算先看看宋统殷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宋前辈,对于这个情况,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宋统殷捋了捋胡须,说道“这些土地的数量这么大,肯定不能就这么闲置,所以必须要有人耕种,不然就太过浪费了!”
“老夫想到了两个解决的办法,其一便是从山东其他各府,或者是大明其他的地方,吸引百姓前来定居,然后将这些土地分发下去,但问题是,现在流民大多集中在山西陕西,还有就是河南,想要招募到上百万的人口,恐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倒是可以做,不过没有个一两年的时间,恐怕是是没办法完成的!
至于第二个办法,那就是将这个一人三亩的标准线提高,但现在提高标准的话,恐怕又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去做!”
孔有德也叹了叹气“是啊,当初没有思虑周全,一人三亩,根本就分不完,但现在标准已经定下,若是现在更改,怕是没那么快完成啊!”
突然,孔有德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兴奋地说道“宋前辈,咱们何不建立大农场呢?”
“大农场?”宋统殷有些疑惑道。
“是啊,就像盐场船厂那样的,招募百姓为我们种地,然后支付工钱,而且可以集中起来,比如建立上万亩或者更大的农场,招募一部分百姓专职种地,收获的粮食直接入库!这样一来,岂不是更好?”
这个想法提出来后,宋统殷也是眼前一亮,这个办法看起来非常可行啊,而且也有现成的模板,那就是皇庄。
现在京城的那位,就有不少皇庄,至少也有个三五百万亩,这些都是皇帝内库的进项来源之一,不过管理模式有些落后,基本上还是租种给佃户,然后收租。
算起来和普通大户租给佃户土地差不多,只不过田地的主人是皇帝罢了,而且不用交税,但租子一般都很高,五成起步。
不过孔有德并不觉得皇庄的管理办法好,他的想法,是类似后世国营农场的管理办法。
也就是说,这些农庄都算天策军的资产,但可以招募一些雇工,前来耕种,这些雇工只是来干活的,产出的粮食跟他们没什么关系,他们只负责耕种土地拿工钱就好了。
宋统殷点点头道“恩,这个办法很好,集中起来耕种,直接把粮食入库,这么多土地,恐怕收获不少粮食!”
于是,两人又紧接着讨论了相关的实施细则,最后拟定出一个纲要,然后打算找一些百姓进行问询,进行最后的完善,然后就可以付诸实施了。
三天之后,经过对一些农户的问询,找出其中的一些问题,以及存在的漏洞,整个计划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关于大农场的建设计划,也开始实施了。
基本办法,就是和盐场,船厂,矿山差不多,招募百姓来劳作,然后发工钱,只不过这大农场里面的工作,就是种地而已。
按照初步的计划,先就在平度州附近建立四个试点农场,每个农场五万亩,招募一千雇农进行劳作,平均下来也就是一人五十亩的样子。
虽然看起来很多的样子,但是集中劳作的效率,远远比自耕自田要简单地说,至少不会存在一些地界的纠纷,水源的纠纷,可以专心致志的干活,减少无意义的劳动,并不算很多。
除了一千雇农之外,每个还安排十个监工,负责检验监督他们的劳作情况,还有两个管事负责日常的管理,同时从天策军中抽调两人,担任农场的正副场长,负责整个农场的统筹工作。
这些雇农的一日三餐都由农场负责,不需要他们单独开伙,工钱方面并不是很多,一个月也就三百文,差不多就是半两银子的样子,但孔有德还专门添加了一个年终奖,以起到激励作用。
年底的时候,根据农场的产量多少,决定年终奖的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