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陆小夭恭敬了起来,“原来是赵夫人,你对红薯有了解啊?我们这边的红薯都是直接留了种,要种的时候就把红薯分开剁成块状埋在土地里就行。”
贺里正的说法也印证了陆小夭的猜测,果然是这样的,怪不得这红薯苗子这么密集,这么茂盛,这样种出来的红薯产量并不高,也会很费红薯种。
陆小夭心里有了计策,对赵观澜点点头。
“贺里正,你们村儿里有多少这种红薯地?麻烦你带我们去转一转。”
赵观澜在贺家村和刘家村的百姓们眼里都很有威望,听到他的要求以后,贺里正点了点头,一边招呼着村民们回去,一边带着赵观澜和陆小夭他们去贺家村种红薯的地方。
除了村口这一带,贺家村的后山也种了成片的红薯,贺里正一边给陆小夭他们介绍,一边回答着陆小夭他们的问题。
村子里种红薯的人家还是很多,也是因为禹城年年的水患,水患过后,禹城每年都会闹饥荒,虽然有朝廷的赈灾粮食,但是也抵不了多久,所以每年都有人饿死。
贺家村这边种上红薯以后,这边的情况倒好了很多,也主要是因为贺家村旱地的原故,适合红薯的生长,所以得了这一份幸运,能够撑到来年的春耕。
在贺家村的红薯地里转悠了一圈,一行人跟着来到了贺里正的家里。
听说贺里正带着朝廷来的官员来了家里,贺婶儿连忙张罗着出来迎接,村里其他人也纷纷来到了里正的家里凑热闹。
村里参与挖渠道的人几乎都认识赵观澜,一个个的纷纷和赵观澜打招呼,赵观澜本来就是农村人,身上丝毫没有架子,和那天挖渠道的时候一样,都微笑的和众人说话,收获了不少村民们的好感。
锦程把这些都看在眼里,对于赵观澜越发的满意了,决定回去把这些事情都告诉太子殿下,告诉他没有看错人。
贺婶儿招呼一行人到堂屋里坐下,又忙前忙后的带着人去做饭,准备中午好好的招待贵客。
贺里正家里看起来挺不错的,比上不足比下应该有余,陆小夭转悠了一圈,得出了这个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