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乾坤颠覆,热血覆铁衣(6 / 8)

万剑归藏 柳轻舟 10557 字 2020-05-02

必有重聚之日,”青鸾强忍泪水,“大哥,战阵凶险,务必注意安全,你还未给我找个嫂子呢,”青鸾说完,眼泪再也忍不住,决堤而下。

连续几日,胡族联军虽数次攻城,均被擂石滚木击退,却毫无退意,似有所恃。

这日,郭开山终于领十万北凉军赶到,入驻北孤,其中三万铁骑,七万步卒,北孤城的实力大大增强。李振元与潘霜召集将领,商量退敌之策,众人分析时势,眼看万里彤云,关外天气多变,二月飞雪亦是常事,一致商定于大雪之日,全军出击,铁衣军以逸待劳,号令统一,在极端天气下以劣势兵力作战反而能增加胜算。

二月初六,本该是个喜庆日子,怎奈鞭炮变为战鼓,唢呐换为号角。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

千鼓齐震,号角连营,六万铁衣军从北三门开拔,三万北凉铁骑随后,七万步卒列成方阵,在城外压阵,号称三十万大军的柔然、鞑靼、突厥联军集结完毕,只有不足二十万兵力,双方兵力相当,周大棒槌率领仅剩的三百北凉重甲骑兵和城中敕勒族人一起,编入铁衣军左翼,周大棒槌暂任万夫长。

这是决定胜负的一战,李振元在中军帅位,回首遥见潘霜与郭开山屹立在北关箭楼,挥手示意。

战鼓擂,号角响,双方投石车率先发动,试探着最远射程点,李青鸾爬上城墙,躲在北城马道角落的一个箭垛后面紧张眺望。

“铁衣将士们,北凉军已至,我军何惧?当此之时,北酋寇边,三军奋力,必能荡平北境,为国、为家,唯死战,”振元高举战刀,呼喝连连。

“死战、死战、死战,大魏威武、大魏威武、大魏威武,”三军怒喝。

战鼓三长两短,“前军,击”,李振元长刀一指,高车羽带着两万人以锥形阵动了。

这或许是最后一战,友军已至,铁衣军几乎搬空了武库,所有军械悉数装备,只求毕其功于一役,全军皆带双弩,一弩十矢,发完即弃,皆背负三枪,皆配两壶羽箭,握长戟,挎战刀,挂铁盾。

“左军,周大棒,击”,“右军,袁纥力,击”,左右两军各出动一万人,均以锥形战阵出击,李振元父子及四万中军待时而动。

两军风驰电掣,充分利用武器的射程与杀伤力,双方尚有三箭之地,铁衣三军齐喝“弩”,漫天铁矢击出,“枪”,一轮长枪飞出,“戟”,枪出戟挺,伏低身体,蓄力冲击,由于双方相向疾驰,胡骑刚被一轮铁矢弩箭带出数千蓬血花,漫天的标枪从天而降,连人带马贯胸透颅而过。

双方骑兵插身而过,长戟既长且锐,胡骑的弯刀尚未够着,已被长戟刺出老远,重重摔落马下。铁衣军威猛无筹,长戟一路劈刺, “嗬呼,嗬呼”,不停招呼族人,锥形游行,不停的改变路线,如猛虎入羊群,收割性命。

突厥王帐下的一万幽灵骑也出动了,莫贺咄因长子之死,精锐被杀之事躁怒欲狂,不顾阵型,全军扑上,号角连连,不停招呼柔然、鞑靼两位盟友,将铁衣军赶到同一个包围圈中,以双倍有余的兵力合而围之,最大限度削弱铁衣军的机动性,短兵相接,以众击寡。

李振元就在等这一刻,号旗连摇,城头弩床、投石车连连攻击,“中军,两万,左,锥,击”,青霄帅着两万中军终于出动,朝着柔然人冲去。“中军,高车羽,一万,击,”高车羽一马当先,正面迎着突厥人而去。

城头守军一见铁衣中军出击,便战鼓传讯,中军齐喝:“裂”,周大棒槌高举狼牙棒,往右兜转,封堵柔然往突厥中军靠拢的路线。

“弩”,青霄的两万中军,一万左军,三十万支弩箭齐发,一阵恐怖的铁矢箭雨平平穿过柔然的阵型,大片大片的柔然人连人带马被射程筛子。

“中军,弩,左军,弓”,又是“蓬”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