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了。某些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但绝不会属于“明星”。 林淼同学,是时候成为一个和“口水仗”划等号的明星了。 午后沪城某座小山的小院里,郭鹤龄摊开报纸,看着上面小徒弟新写的小文章,表情既欣慰又带着淡淡的愁绪。他不是看不懂这个局面,但问题是如果林淼一直不吭声,舆论就会一边倒,如果林淼接茬,那就是往人家的坑里跳。这件事的反面是阴谋,正面是阳谋。 两头堵啊…… 而且更重要的是,眼下林淼高考在即,原本省状元就有点不稳,现在再为这种破事分心,一旦心态起了变化,或者没能达预期的复习效果,以后的局面就会更加被动。 “娘希匹。”郭鹤龄一大把年纪的人,这时候也忍不住满肚子窝火。 他喘了喘气,强迫自己把情绪控制下来,把注意力先放在林淼的小文章上。 “欣闻圆师傅最近学会了开车,并且自认为贯通我国赛车行业学问体系,隐隐有开宗立派之气象,实在可喜可贺。贵母校老师如果知道圆师傅在因七门高一课程不及格而辍学的情形下,仍然不放弃学习,努力在社会上奋斗求生,不麻烦社会,不麻烦政府,定会以圆师傅为傲,教育贵母校师兄妹姐弟看到没!这就是典型的拎不清状况,拿着无知当个性!要是这也叫行业博导,中国所有的二级工以上职称的,就全都是博导的爷爷了! 我很不理解,一个人刚刚学会‘玩’的人,是怎么有脸把自己跟博导联系起来了。一个司机师傅,搞明白汽车工作的基本运行原理,知道哪个零件是干嘛的,这难道不是技术常识吗?一个司机师傅明白出租车公司的规章制度,知道本地的出租车行业的具体市场状况,不是工作常识吗?一个司机师傅上懂公司的规矩,下能服务乘客,中间还能和同行以及交警打好交道,这不是职业常识吗?怎么这些常识,一换到听着洋气的赛车行业里,到了圆师傅身上,就成了博导级别的先进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了? 这到底是圆师傅无知者无畏,还是纯粹的无知? 恐怕还是后者居多。 我这么说,不是针对圆师傅,而是有实实在在的根据。因为我很确定,圆师傅一定做不出任何一所大学汽车制造专业的期末考题,一题都不可能,因为圆师傅没有能力用函数买菜,自然也就没有能力用函数计算汽车各重要零部件的理论运动数据。 而且我也同时可以确认,那些考上大学的,考入汽车设计行业,将来或许就会分流进赛车领域的同学,他们一定能做出圆师傅做不出的题目。但这些同学虽然在理论水平上甩圆师傅至少180条街的距离,可他们绝不敢说自己已经达到了博导水平——哪怕他们同样还能用最多一两天时间,学会圆师傅用了半年在汽车修理厂里学到的东西。 圆师傅,你说的那个学习,其实不是学习。 你说的那个学习,顶多叫学会。就像红毛猩猩也会拿着树枝,从树洞里挖几只虫子出来吃。 但我们是人类,我们是不是猩猩。 圆师傅,答应我,以后不要再自降身价,去和猩猩比学习能力了,好吗?” 郭鹤龄看到这里,一下子没绷住,笑得喷出一滩口水。刚好放学回家的小美,提着水壶过来给郭鹤龄倒水,忙上前问道“爷爷,什么笑话啊?这么好笑?” 一边说着,往郭鹤龄已经喝干的杯子续水。 郭鹤龄把报纸递给小美,自己端起茶杯喝茶。 小美放下热水壶,接过报纸,一看是林淼写的,立马眼睛一亮。她飞快往下读了片刻,读到郭鹤龄刚才笑喷的那句时,也不由得同样笑得花枝乱颤。 郭鹤龄这时候又想把报纸要回去。 小美不肯道“等下!我先看完!” 郭鹤龄不禁一脸郁闷。 “圆师傅追求进步的心情,我可以理解。其实年轻人追求进步是好事,而且圆师傅说学习的方法和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这点我也同意。一个人只要肯浪子回头,别说学习,就算重新学做人都不晚。典型的正面例子,就是我的保镖队队长斌哥。斌哥16岁初中毕业,在和圆师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