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下面倆闺女一个儿子还要养活。大宋这个时空,可不像后世。后世有时候也开玩笑的说,闺女是赔钱货,那不过是玩笑。
谁家嫁女不收彩礼呢?
可是大宋不同,大宋嫁女要给丰厚的嫁妆的,没有嫁妆,都没人娶你家姑娘。
吴古奇一家算是吴家庄的中等偏上人家,所以两口子心气比较高,他们想高攀点,可是高不成低不就,就这么耽误了。两个闺女一个十七,一个十六,都没嫁出去。
下面还有个儿子,才十五岁,也不到娶媳妇时候。仨人吃李小娥一个,这样她更得给自己找个长久的活计。
没了男人,地是种不了了。种地在任何时空都是累活,除非到了二十一世纪美帝的水平——不只是科技水平,更关键的是人口少可耕面积大。
就这一条,中国什么时候都达不到,即使一个人一台拖拉机,还没那么多地给你种呢。
李小娥明显不能再种地了,可是不种地,进工厂也不行。现在村里壮劳力够多,根本不需要女工。即使任员外的火柴厂也不要她。火柴装盒这样的轻松工作,早就被别的人占据了,轮不到她一个小寡妇。
思前想后,她决定开一家酒馆。
这不得不说李小娥的果断。虽然汴梁城遍地都是酒馆,但是大宋的农村真的没有这玩意。都没人吃饭,开给谁呢?等赔钱!
不过李小娥和别人不同,她意识到了吴家庄的变化。多新鲜呢,每天看着呢。
可是如果仅仅如此,还不足以让一个庄户女人明白这一点。关键是有人指点。就她男人吴古奇这谨小慎微的样子,一个吴管家——就是现在的火柴厂车间主任,死去的吴庄主,现在的任潇潇的狗腿子,都能吓唬住他,他哪敢去告密。
就是因为背后有人指使,吴古奇才鼓起十二分勇气去了县里。结果被一顿棍棒打了回来,然后莫名其妙的死了。
指点的人说,吴家庄变了,变得不再是大宋皇上的了。
这句话李小娥也听了进去。就是因为这样,她才有意识的去看去想,才发现街坊邻居果然都变样了,再不是从前的熟悉模样。
比她穷的,进厂打工变得比她富了。比她富的,去打工也变得更富了。
就是人家都有钱了。有钱了就好,有钱了,除了吃喝还能干嘛?李小娥想不出别的,那就干吃喝的买卖吧。
于是她就开了这么一家酒馆。
折美鸾这样精明的女人,自然不会把抚恤金定的很高。两层楼的酒馆,靠抚恤金绝对不够,李小娥还借了一笔钱。这笔钱的主人如今正坐在二层楼上,一边饮酒,一边望着码头。
贾孔,吴家庄的耆长。大宋的村庄,一般至少有两个管事的。一个是里正,原来是吴庄主,现在死了,暂时由任潇潇充任;另一个就是耆长。
用官面的话来说,里正负责政府工作,耆长负责军事工作。就是小偷小摸归他管,来了强盗他去打。
吴家庄的原庄主强势,什么都管,贾孔的存在感很低,这让他很是有怨念。后来吴庄主死了,不但他死了,连他傻儿子也死了,新过门的娘子成了寡妇,还这么小,这让贾孔看到了希望。
一个小娘子,哪是自己的对手,吴家庄以后岂不就姓了“贾”吗?可谁知道意外的冒出一个家丁,而且不知不觉,这个家丁成了吴家庄实际上的主人。
一个个厂子,还有那个什么近卫团,都是他私人的。
就连任潇潇,甚至韩城县的任员外,在秦牧面前都听话的跟三孙子似的。
这让贾孔非常的生气,甚至痛苦!自己在吴家庄也努力了一辈子,怎么最后,吴家庄归了外人了。而且最关键的是,秦牧根本就没把贾孔当回事。
秦牧又不是历史学家,哪有心思研究大宋的村庄政治结构。
这个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