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种家军一百万贯。
种家军一百万贯,可是种家军只有两万人!
童贯大军,号称二十万!二十万呀,虽然这是虚数,实际远没有这么多人。但是赵佶却要按照虚数给钱!
一个月,赵佶要在军队上扔掉一千万贯!
现在金国只要五十万贯,再要五十万匹绢,这简直是良心价,跳楼价了。太便宜了。
可是,一文钱难道英雄汉!从调集兵力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赵佶已经扔出去两三千万贯,现在看来,打了水漂。
他真没钱了。内帑和国库,都空了。
别说五十万贯,五万贯也费劲。
这可怎么办?
所以赵佶真不愿意打仗。他最喜欢花钱买和平。
辽宋之间的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要进贡辽国岁币,多少钱?十万两银子、二十万匹绢。
只要这么点玩意,就能换来和平,大宋皇帝除非是傻子才愿意打仗。
一打仗动辄几千万贯,还打不赢,那还打什么?
现在金国人厚道,就要这么点钱,那赶紧给。
没钱不怕,咱大宋百姓有钱,去搜刮!
金国的要价虽然不高,可是要的却急,从国各地调钱来不及,就可着汴梁来吧。
汴梁谁有钱呢?有钱人太多了。
世家权贵,哪个不是肥的流油?都有钱。
宋徽宗非常明白这点。现在除了自己是穷鬼,他们都各个富的撑死——打仗又不要他们掏钱。
还别说,赵佶的认识非常正确。
后来蔡京倒台,他家里被抄。据当时的记载,从蔡京府上抄出“金价值八千万贯、白银价值二千万贯、绢帛二十万匹。”
这还没算上房契地契和各种实物。因为本时空的财富好多是实体的,比如蔡京有“蜂儿三十七秤”,这里的蜂儿是制干了的蜂蛹。
由此可见,只蔡京一家,就完可以负担起整个伐辽的大战,还能打小半年。
但是赵佶能抢蔡京的吗?不能。
任何一个权贵世家,他都不能抢。
因为大宋是“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你动了一个士大夫,就是动了这个阶层,整个阶层都要和赵佶做对。
不能抢士大夫,那怎么办?抢百姓的呀!多简单。
赵佶想都没想就把主意打到了老百姓头上。
汴梁的百姓也有钱啊,不过最有钱的,无疑是秦牧。
秦牧的香烟多赚钱!
这个东西,赵佶不是没动过心思。只是秦牧非常聪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自己卖,而是托庇在折家门下 。
折家是军阀,赵佶更不敢动 。
于是这块肥肉,就只能干看着。只馋的赵佶日夜流口水。
现在好了,贾红线又开了一家超级市场。这可太好了!
贾红线是秦牧的女人不假,但是她和折家的关系,就拐了弯了。
如果不是现在金国要钱要的急,赵佶还不会马上动手。但是现在情况有变化,为了大宋江山,为了皇位的牢固,你先给朕点再说。
赵佶直接要抢超级市场。当然,“抢”这个字,说起来太难听。
作为皇上,不能这么无耻。
赵佶的说法是,让贾红线的超级市场挂上“皇商”的招牌。
皇商呀,这就是皇上的生意,是皇家专营。
说起来,似乎好处无限,这牌子多大!
可是实际上,这就是明抢。汴梁的商家没有半个愿意挂上“皇商”招牌。只要一挂上这俩字,就等于白给皇上干活了。
贾红线当然不答应。但是现在是大宋,可不是后世的二十一世纪。
皇上是天,是最大的。他要拐着弯的抢钱,贾红线还真没办法抵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