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竟然是被抄家了的三槐王家的宅院。
原来这个宅子,最终还是落入了财大气粗的向家手里。现在向发随手送给了太子。这样一份重礼,赵桓也心里一颤。
别看他是太子,可是他真没多少钱。
他的经济来源,就是食邑。赵佶分给他一块地,上面产什么,都是你的了。
大宋商品经济发达,光是收点粮食养俩鸡,能有几个钱。真有钱,那必须去做买卖。可是赵桓不会做买卖。而且他丈人家也没什么能人,不能帮他,这让太子平日里说话都不怎么硬气。
现在突然多了这么大一笔财产,赵桓顿时动心了。
这宅子这地,他拿着一点用都没有。他要的是钱。
那么这宅子卖给谁好呢?总不能再卖回向家吧。
不如就卖给梁师成吧。他有的是钱。
若是秦牧知道这个消息,肯定会长叹一声。历史的力量如此强大,真是鬼神莫测呀。
这套宅子,折家也曾经想买过,但是在秦牧的授意下放弃了。
因为这套宅子恰好夹在梁师成和王黼两家之间 。如果折家买了,这两家就连不到一起。
而两家不能连在一起,就不能发生日后那件著名的事件。
赵佶喜欢到处玩,王黼家他老去——他俩年纪相当,兴趣相投,而王黼家女人众多,徽宗当然爱去玩了。
只是那天赵佶走到王黼家的一处院门下,问王黼隔壁是谁,王黼说是梁师成。
这让赵佶心里泛起了嘀咕。合着你们两家都共用一个门了,那我这屁股下的椅子还坐的稳吗?
你们一个百官之首,一个是宦官之首,现在你们手拉手,是不是要把朕掀一个大跟头呀?
所以没过多久,赵佶就把王黼的官给罢了。
秦牧一直关注着这套宅子的最终买家,后来听穆南行说是向家买了去,这让秦牧还疑惑了一番,历史是不是又出轨了。
可现在,在历史的巨大纠偏作用下,这套宅子兜兜转转落到了太子手里。
太子和梁师成交好,他又急需钱,梁师成又有钱,这地契都没过夜,当天就换了主人。
于是梁师成和王黼,欢欢喜喜的做了邻居。
历史呀历史,他顽强的纠正着秦牧犯下的错误。
为了保护作者,它坚决不允许猪脚犯历史虚无主义的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