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就知道气人!”
“对了……”
刘卫民突然想起自己大哥二哥来。
“媳妇,跟你商议个事儿,过些日,大哥、二哥就要来了,原本想着岳父给的那处院落是想让他们住着来的,刚才相公想了想,还是觉得皇家学堂比较重要一些,那处院落就当做孩子们的学堂好了,大哥、二哥暂时先住在咱们家里,过些时候,你家相公有了时间,再为他们另寻住处。”
朱徽妍想也没想,点头应可。
“嗯,相公怎么说都行。”
见自家小媳妇答应,刘卫民心下一阵感叹,这个公主还真是不错,换了旁人,那可是绝对不行的,别说兄弟了,就算是亲生父母,那也是想也别想的。
有了想法就去实行,刘卫民扒完饭,立即开始制定他的计划表来,为了能让万历帝同意,先是大篇幅讲起西方的皇家学院的好处来,然后又讲起大明朝此时的党争,官员全他娘地想着自己争权夺利,太学院也不再是培养为国为民官吏之地,成了各党派影响朝政之所,已不堪一用,所以大明朝需要培养些实用之人。
叽里呱啦说了一通废话,这才真正进入主题,按照各式各样的人才进行培养,净军、幼军将领统一纳入皇家讲堂,让他们光荣的进行再次改造,制定的课程、计划虽简陋,却很详细,一条条全都有,什么规章制度、计划、总结啥的,什么课程表,讲师选择啥的……满满登登一大堆,他也懒得找人书写,就用他的铅笔写着他狗爬式烂字,一笔一划写了份奏折。
这些准备好了还不成,他还得写写教材,这可就麻烦了,语文教材容易,《三字经》、《百家姓》啥的大明都有,蒙学已经算是很成熟了,但是没有拼音字母,刘卫民觉得不妥,忙又找来小媳妇的蒙学书籍,这一看可就麻瓜了。
在他强烈要求下,小媳妇不得不用着并不熟悉的铅笔,在用尺子画好的纸张书写横排字,就是他小姨子也没逃过厄运,随意找了个错处,惩罚泪眼八叉的她与姐姐趴在书桌上写起字来。
仅仅为这些蒙学书籍标音,就足足用了他好几日,还要自己绞尽脑汁编写数学书籍,简单的化学、物理书籍,他忘记了许多事情,有时候编写着编写着就又想起了一些东西来,又不得不回头重新来过,最重要的是军事政治经济类书籍,这才是真正大头,可是此类书籍需要大量的真实事件和数据来作为辩证教学,他手里资料又实在是太少,无可奈何,又不得不跑去六部去翻阅资料,唯一幸运的是,这次他没有被哪个不长眼的混蛋刁难,资料任由他查阅,当然了,也没人愿意帮他,无数典籍堆在发霉的屋里,他就这么一本本翻阅,用笔一点点书写记录,两耳不闻窗外事,不知不觉竟然忙碌了大半年,甚至都不知道朝堂上五党与东林党吵翻了天,更不知道,万历帝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直到崔文升在兵部找到了他,他才发觉万历帝已经昏迷了三日……
冬去春来,刘卫民自己都没发觉自己竟然已经来了大明两年,他本以为自己编写个教材而已,应该用不了多少时间,谁能知道,这么四处乱跑之下,竟然忙乎了半年之久,大哥、二哥没能回京,大哥被熊廷弼扣在了广宁,二哥则被袁应泰强行调去了辽阳,唯一幸运的是一干妇孺和自己的包裹被带回了京师,人被刘养安排着去了皇庄,他太忙了,皇庄、商铺想着是要亲自过问,最后还是没能腾出来时间,不得不交给刘养去办。
小花木兰的爹爹病死了,她尽管是女娃,却也是兵部花名册在籍卫卒,并不能随妇孺们前来京师,直至熊廷弼的家将强行抢了那两柄怪异火枪。
小花木兰刘英儿做了逃兵,一个人背着弟弟来到了京师,一个人背着弟弟找到了驸马府,初见她时,双脚满是血泡,身上遍是青紫棍棒鞭痕,那一刻,刘卫民差点崩溃了,当日亲自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