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镇国公与北地大总管(2 / 3)

亦为君臣,臣有大功于国于民,朕亦不能视而不见,镇国伯当因功为镇国公,封国大明岛,代我大明世代镇守!”

“传朕之旨意,镇国公为北元、女真诸部总管,朕……允开府建牙,许仪同三司!”

“陛下……”

群臣大惊,“开府、建牙、仪同三司”几如帝王,权势甚至比太子还要重上三分,张嫣听着他话语,心下更觉不安,听到此处再也顾不得心下哀伤,刚要出口劝解,枯瘦的手掌却在她手背轻轻拍打了两下。

“诸位爱卿莫要再劝解了,朕之心意已决,大兄之功足以担得起此功,但凡为国为民者,朕亦不负之!”

朱由校向魏忠贤微微招了招手,魏忠贤膝行两步。

“大伴让司礼监、礼部准备下,下个月选良日良辰,朕要册立炅儿为我大明朝太子,所需之物一应准备妥当。”

众臣又是一愣,魏忠贤心下狂喜,忙重重叩首。

“陛下放心,老奴必将所需之物准备妥当。”

朱由校微微点头,盯着房顶稍许,微微摆了摆手。

“事关国运之战,朕希望朝廷能够专心事事,不帮忙也不要扯腿,若再有萨尔浒之事,朕绝……不饶恕!”

方从哲、孙承宗等人大惊,忙叩头应允,没人知道刘卫民究竟与皇帝说了何种话语,但得知数十万人厮杀,也不敢再多言。

随着皇帝闭眼摆手,就是张嫣也不得不为他细细掖好被子退出房门,一干大臣们却差点将眉头皱烂了,册立太子也就罢了,看着皇帝情形,一干大臣心下也很是不安,宁德驸马府里可还存着个大皇子呢,若真有个意外,万一刘大少……

没人愿意看到这一幕,对此时册封太子也无法开口拒绝,尽管这个“太子”是客巴巴、魏忠贤的“干外孙”。

一群人站在乾清宫门外,看着房门良久,方从哲心下叹气摇头,更是悔的肠子都青了,早知会有这种意外,就是打死他也绝不会登上那艘该死的船只,先有“红丸”之事,如今又发生了这种意外,心下又暗自庆幸,幸好有东林党大佬孙承宗,有魏党大佬魏忠贤,又有皇后、信王跟着,要不然他都准备在墙头挂白绫了。

见他摇头叹息,孙承宗皱眉说道:“方侍中,刘驸马为北元鞑靼、女真诸部大总管,可开府、建牙、仪同三司,是否……有些不妥?”

魏忠贤眉头也跟着紧皱,他的“干外孙”都要成了太子,一旦皇帝有了意外就成了最高的那人,可若那位驸马爷雄踞北方……

方从哲眉头微抬看向魏忠贤,见他一脸忧色,淡然一笑,说道:“蒙元鞑靼草原千万里,自太祖始就为我大明朝大敌,至今也未能消弭此等灾祸,陛下以刘驸马为其地大总管,鞑靼、女真诸部又岂能甘愿俯首为臣?”

“一个整日在朝堂的刘镇国,一个被鞑靼、女真诸部拌住的刘驸马,陛下将两个摆在诸位面前,诸位会如何选择?”

魏忠贤一阵无语,细想下也确实是这般,不由转头看向孙承宗,若说刘大驸马为关外北地大总管,影响最大的不是他魏忠贤,反而是冷着脸的孙太傅。

一干人都是人精,况且方从哲话语也太过露骨了,谁若再不明白,头上顶着的就该是猪脑袋了,魏党一系相视也不再多言,孙承宗刚从翻船下来,也没法子开口反对,况且刘大驸马刚刚获得一场大胜,就是想寻理由也无法说服天下百姓。

众人沉默无奈,无论方从哲如何说,众人心下的担忧却无法就此消除。

皇帝落水看起来不是很大的事情,朱徽妍却知道这件事情又会是如何的严重,心下悲戚,对未来的不确定的恐慌,可看罢了信件后,不得不收起任何担忧,第一时间招来学堂兵科诸多教喻,闭门直到深夜才结束,以致仕老将李怀信、柴国柱领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