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子。学校好不好,也不是那么重要。你看看,有多少农村孩子考上了大学?古代人还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成为名人大家呢,人家的条件更不如你。”
老爷子听不惯了,“定国啊,我知道你有文化,说起话来,一套套的,俺们都说不过你。不过,你也不能跟古时候比,是吧?单单跟蔓蔓的学校比,怀斌的学校就差远了。”
“这也没法比。要比,你也得跟其他农村的中学比不是?”
“是,农村的学校肯定没法跟城里的学校比。我们的意思是,你看,能不能给怀斌转学到你这儿来上?”
“我这儿?”曹定国有点儿懵,现在的孩子都是在户口所在地上学,他哪儿有那么大能量把侄子弄过来。
“这……”
曹老太赶紧补一句,“你别推三阻四的,怀斌他可是咱们曹家长孙。”
“爹,妈,不是的。这孩子们上学,都是在户口所在地上学。我……”
一看儿子想拒绝,曹老爷子发话了,“你先试试吧,实在不行再说。”
只要父母不是逼着自己一口答应下来,曹定国也很高兴有个缓冲,“我去打听打听。”再加一句,“不一定能成。”
“行了,你先去打听打听。我跟你妈也多出去溜达溜达,有时候单位里的老人比你们年轻人知道的多。”老爷子长了个心眼,怕儿子糊弄他。
“呃,那也好!”
看这个重要的任务布置下去了,曹老爷子松了一口气,接着布置第二项任务。
“蔓蔓,你跟怀斌好好聊聊,跟他讲讲你的学习经验,考试经验啥的,让他也考个好学校。”
曹蔓抬头看了大家一眼,“没问题,怀斌,你有什么困惑,先说说看。”这是从她的老师们那里学来的,上来不直接说教,先让学生们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前两年感觉还行,今年感觉特别差。”
“怎么突然就差了?”
“我们班有三分之一都是复习生,你不知道,他们啥都懂,每次考试都是他们排名靠前,我们这些应届生都被挤到后边去了。”说起这个,曹怀斌就觉得郁闷无比。
“这都半年过去了,不会说应届生还没赶上来吧?”
“哪儿那么容易赶?中考跟他们竞争,我看我是没戏了,县一中我是考不上了。”
“二中,三中也不错吧?”
“差远了,离县城那么远,听说老师都不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