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两只葫芦(2 / 3)

山村养殖 我喝大麦茶 6642 字 2019-11-08

了,然后问道“那他为什么不想还?”

“谁知道!他是真的给我上了一课。”周恒自己也在葫芦里翻看着图案,说道。

借钱的时候说得好听,像是你亲兄弟一样,结果还钱就各种出丑态了。

被上这种课的人,通常是很难忘掉的吧?

真没想到,看到这葫芦雕又想起了这件事情,心里真像有一口气没有出出去,憋得慌。

这跟多少钱没关系,主要是这感觉非常不好。那时候他也是刚刚毕业,几百块钱也不是那么容易赚到的,信任他才借给了他。

不过还好,过了这么多年了,早就不会自己生闷气了,但这件事情应该是再过几十年都不会忘记吧?

相信有他这经历的人,应该不在少数。

那摊主看他俩在葫芦堆里挑挑拣拣,尤其是江晓萱拿着一个异域风的不放手,都看半天了,于是就说道“还挺识货的,那个是玻利维亚的总统,1963年送给我们国家这位的……”

说着,摊主停顿了一下,然后举起右手大拇指,向天上指了一指,又接着说道“这可是御用的,有王者之气,也有年代!”

摊主一口京腔,说这话时一脸严肃笃定,就像他在当场似的。

周恒忍不住一笑,问他“那这东西怎么会到您这儿的呢?”

摊主继续一脸认真加上笃定地说道“后来不久,这位……”说着又暂停下来,竖起右手大拇指,朝天上指了指,“这位又赠给了那个谁,后面时代又跟着不同,发生了大剧变,几经辗转,这不是到我这里来了么!这可是真真切切的!”

摊主说了个名字,但这名字的来头也不小,是挨着大拇指的人物,也是不能写出来的。

周恒且当着笑话听听,然后问道“多少钱?”

“这个……你给五千吧!”

真敢开价。

周恒回头看了一眼,看江晓萱是不是真喜欢。

如果是真的,就准备开始还价了——如果不打算买,却又还价了,那是非常不好的。

刚想问,结果她又拿起另外一个图案,问那摊主“那这两个加一起呢?”

她先前还在想,怪不得说这个有异域风情呢,说是玻利维亚风格,感觉原来如此,南美风格的确很浓郁。

如果是个番邦进贡的小东西,而在市面又没形成风气,那还真有可能是真的啊!

尤其是那工艺,感觉一般的人真的很难仿制得出来,的确达到了大师级的水平。

如果真是大师作品的话,那完值这个价。

而她拿起的另一个,上面雕的图片,也不是一般的中式风,而是另一种雕刻技巧的图案。

这个葫芦只有一截,不像常见的有两个圆的那种,歪着的颈口也很别致。

这件葫芦颈刻莲瓣,腹刻的图案,是人物往各种容器内贮存粮食的画面。

其雕法是以写实手法,通过线条和留白对比,刻划了一群农民丰收时繁忙和欢乐的景象。其线刻如行云流水,类似中国画的白描手法,技艺很是娴熟。

在众多龙凤、仙佛、四君子图案之间,这两个真是比较特殊的。

摊主看了看这个,然后打了个手势,说道“两个一起要的话,你给七千就行了。”

周恒在来时,就听杨文海讲过,这里面还价的技巧,价格决不能自己开;还价还一半,只要别人没拿刀就好说。

于是他说道“两个一千块行不行?”

一旁观望的“师父”杨文海暗暗倒吸一口凉气,这徒弟出师了!

摊主愣了一下,两只眼睛瞪得像铜铃,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行不行。”

“那我给你加一千。”

“不行不行。”摊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