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两老板认识卓布 老卓布育有三子(2 / 3)

观火 齐云久枝 3215 字 2020-01-13

上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大街上冷冷清清,这里却繁忙异常,装船的,卸货的,河岸边停着大大小小很多只船。  桅杆上挂着一盏盏马灯。河岸上有很多贸易货栈,货栈里面亮着灯,灯光下,整齐地码放着一些麻袋、蛇皮口袋。  曹所长说,这些袋子里面装着茶叶、盐巴、大米,还有毛皮、茶叶、盐巴来自于内地,毛皮则来自于藏区。  有些贸易货栈里面还拴着一些马匹,这些马匹也来自于藏区,耳朵里面能听到马咀嚼草料和打响鼻的声音,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马尿马粪的味道。  这里应该是马帮们经常落脚的地方。  有人认出了曹所长“这不是曹所长吗?”打招呼的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他的上身穿着一件毛皮背心,正从一家货栈里面走出来。  “你是?”  “曹所长,您不认识我了,我是和‘顺茶庄’的花成荣啊!”  “想起来了,你是花老板。”  “曹所长,天这么晚了,您这是找谁呢?”  “我想找几个人问点事情。”  “您要找谁,我帮您招呼。”  “在这里呆的时间最长的老板都有哪些人?”  “曹所长,您想问啥子事情?”  “有一个叫独眼卓布的马帮头人,不知道有谁认识他。”  “这样吧!我帮您叫几个人过来,他们在这里呆的时间最长,最短的也有三十年,最长的有五十几年。”  “行,劳烦你辛苦一下。”  “这有啥子辛苦的,嘴边上的事情。走,你们到我的货栈里面先坐,半只烟的工夫,我就能把人叫齐。”  花老板将曹所长一行带到西头一个货栈,货栈门头的招牌上写着“和顺茶庄”四个大字。  花老板招呼大家在木椅上坐下,然后从院子里面叫来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跟他交代了几句之后。小伙子一溜烟地跑出了货栈。  半只香烟不到,小伙子便领着三个上了年纪的老者走进货栈。  小伙子请来的三个人分别是专营盐巴的冯老板、主营毛皮兼营布匹的孙老板和专营大米、青稞的湛老板。  赵子蒙和三个人一一握手,冯老板的年龄在五十五岁左右,他干这一行已经有三十年了;孙老板的年龄在七十五岁左右,他经营毛皮已经有五十五年了;湛老板的年龄在六十五岁左右,他在这里呆了三十七年。  谈话还没有正式开始,年轻的小伙子就向曹所长了一条重要信息“曹所长,孙老板和湛老板认识独眼卓布。”  同志们马不停蹄从山城赶到成都洪河镇,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收获。  “孙老板,您认识独眼卓布?”曹所长问。  “认识,他是我们的老主顾。湛老板也认识,降央卓布把毛皮卖给我,从湛老板的货栈进大米。”  “这几位是从山城来的,他们想了解一下独眼卓布的情况。赵队长,您请问吧!”曹所长道。  “老人家,这个独眼卓布现在还来卖货进货吗?”  “他现在老了,马帮这碗饭很不好吃啊!没有一副好身板,这碗饭就没法吃。他有些年头不来了。”  “有多少年呢?”  和老板沉思片刻“有七八年了吧!他虽然不来了,但他的儿子还在这条道上走着。”  “儿子,独眼卓布有儿子?”  “有啊!他不但有儿子,还是三个儿子。”  “三个儿子?是领养的儿子,还是亲生儿子?”  “你们怎么会有此一问呢?”孙老板望了望湛老板,看样子,这两个人好像不知道独眼卓布的事情。”  这件事情,就一般人家而言,是不大会声张的,更何况王家在将孩子送给独眼卓布的时候,是有些具体要求的。  “两个儿子肯定是独眼卓木亲生的,他们和独眼卓布长的一模一样。”  “是啊!就像是一个模子里面出来的一样。但有一个儿子好像不对劲,另外两个儿子和独眼卓布长的一样的黑,惟独老大的皮肤白的有些特别。”  “三个儿子有多大年龄?”  “大儿子今年四十五,二儿子今年四十三岁。小儿子今年四十一。”  老二和老三应该是独眼卓布领养“王洪宝”之后出生的。如果独眼卓布没有生养的话,“王洪宝”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