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居地的人对此是深信不疑的。张三说晚上路过某位原高层家,发现他在挑灯夜读。李四说某官员在工作间隙也抱着复习材料不放。总之就是一句话,现在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了,你要是抓不住,那就是傻子。
至于为什么聚居地在一夜之间能有上万本“复习资料”通过各种渠道流传到大家手里,普通人不会知道,就是知道了也不会在意这些事。
聚居地就这样平稳的渡过了一周的时间。
期间孙星宇回了两次营地,看到远征军的俘虏被寒冰派出参与到了维修道路的工作之中。白天干活,晚上学习,多劳多得,待遇不错。
而林凝也不再无所事事了,她在和寒冰的几次交锋中完败后,孙星宇又不在营地,所以她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别处,计划接管聚居地之后,再开个酒吧。
随着信号塔的建成,大部队开进了贵市聚居地。
除了之前缴获的武器装备之外,还有寒冰的卫队。包括五台蜘蛛坦克,十名穿着作战服的“青铜小立人”型智能机器人,五百台“初级机关人”型战斗机器人。
这十名“青铜小立人”型智能机器人,跟东风航天城里“偃师”系统使用的虽然是同一型号的,但两者在处理器和软件却不可相提并论。“偃师”系统的机器人是依靠云计算达到智能机器人标准的,而这十台则是自带智能系统。前者断网就没用了,后者只要能源足够就可以四处乱跑。
这个“初级机关人”战斗机器人是夏洲最早研制并列装的,并不具备较高的智能,当初投入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应对高强度的巷战。毕竟大型无人机在城市里目标大行动不便,小型无人机载弹量有限且很多地形无法使用。这种战斗机器人虽然只会开枪、上下楼、开关门、破门而入、扔手雷等简单的战术动作,却大大减少了士兵的伤亡。
随着夏洲科技的发展,这类“初级机关人”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中级机关人”和“高级机关人”,直到临近核战爆发,研制出了“青铜小立人”智能机器人。
虽然战前各国对智能机器人都有研究,但在孙星宇看来,军用智能机器人的标准就是指挥小规模战斗,不能指挥战斗的一律都是机关人,能指挥战斗的才配称青铜立人。
这五百台“初级机关人”是寒冰临时制作出来的,不是做不出更好的,但目前初级的就够用了,因为所有机关人都是由寒冰遥控的,做初级的多省材料啊。
跟随而来的,还有之前远征军的俘虏。
所有俘虏列队在市政大楼前的广场上,孙星宇向他们宣布,想留下来的,编入聚居地的军队,想走的,发给装备粮食,放任离开。为了怕有人拿不定主意,孙星宇特别让他们多待了一晚,晚上可以自行商议,第二天十二点之前,想走的可以申请离开,时间一过,那可就生是聚居地的人,死是聚居地的死人了。
南部战区远征军出发时两千余人,除去路上以及抵达后战死的,自杀的,剩余的一千八百余人,有六百多选择了离开,这明显是有人私下串联了,但这也是孙星宇希望的。
对这六百多人,孙星宇遵守承诺,发给了他们原有的轻武器和装备,并给了他们五辆卡车用于运输物品。当然这车肯定不是他们之前的军用卡车,而是质量很一般的聚居地自制产品。至于食物,肯定不能多,仅仅是够他们抵达下一个聚居地的。不过这对于俘虏来说,已经很仁慈了。
终于有足够的人手来控制住聚居地了,那么接下来,就是人口普查了。一声令下,所有聚居地的人在三天之内全部普查完毕,并且领到了新的身份证。新身份证的发放非常迅速,居民只要用手在输入端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被采集一下血样就行了,仪器会自动进行全身扫描,也相当于对居民做了一次体检。身份证也很简单,照片、性别、编号。出生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