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巡幸洛阳(3 / 5)

大宋那些年 墨尚花开 6210 字 2022-01-20

辈子,估计也拿不到这么多的薪水。如此明目张胆地收贿,怎么不会让人羡慕嫉妒恨。没出几天,上到满朝文武,下到黎民百姓,搞得天下皆知,上了当年的新闻榜,如此一来,到了最后,弄到赵匡胤也无法收场了,只能罢他的相,下放到地方去改造。

开宝九年正月,赵匡胤下诏,自己要到西京洛阳视察。为防止引起朝臣及晋王势力的强烈反对,他给出的理由是拜谒祖陵、南郊祭天。

这次出巡洛阳,赵匡胤特地将赵普召回,陪銮伴驾。有赵普在身边,赵匡胤的胜算会多很多。

◆出巡洛阳

开宝九年三月初六,赵匡胤任命皇子赵德芳为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沈义伦为大内都部署,右卫大将军王仁赡权判留司、三司兼知开封府事。

初九,大宋天子赵匡胤带着众朝臣浩浩荡荡向洛阳进发,晋王赵光义和吴越王钱俶的长子钱惟濬,此次也都是伴驾的近臣。

十二日,大宋天子一行到达巩县,开始祭祖。赵弘殷死后,原葬于汴京,赵匡胤即帝位后,于乾德元年迁葬于巩县“永安陵”。

在父母的葬地永安陵前,赵匡胤痛哭悲号了很长时间,后来竟然情不自禁地说出:“此生再不得朝于此也!”

为什么赵匡胤会说这是他人生最后一次朝拜永安陵呢?诡异的是就在几个月后,太祖暴死万岁殿,这也就成了一个无解的迷,难道只是巧合吗?

拜谒完永安陵,赵匡胤登上永安陵西北角楼,对跟随的大臣道:“人生如白驹过隙,终有终点。”随后命人取来一支响箭,朝着西北方向奋力射去,吩咐人在箭落处埋石马一件,同时对跟随的大臣道:“此即朕之皇堂也,朕自名为永昌。”

这就是赵匡胤永昌陵的来源,永昌陵位于永安陵西偏北四百米处,活着的皇帝为自己亲点百年之地,赵匡胤算是少有的一个。

十三日,宋太祖赐河南府百姓当年田租减免一半,侍奉陵墓的百姓家庭免除一年的徭役。

十四日,太祖一行到达洛阳。做了十六年的皇帝,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赵匡胤已经没有了吴越王钱镠那种“衣锦还乡”的冲动。但是惊喜还是有的,在夹马营旧居,赵匡胤还可以找回儿时的记忆。

走到巷口时,赵匡胤用鞭子指着这个地方对群臣道:“朕忆昔得一石马为戏,群儿屡窃之,朕埋于此,不知在否?”手下的人就在那个地方向下挖,果然挖出一个石马,这又激起了赵匡胤对童年的温馨回忆,和对故里的眷恋之情。

赵匡胤见洛阳宫室壮丽,维修保养得很好,龙颜大悦,旧日皇宫还在,迁都就容易多了。

急召知河南府、右武卫上将军焦继勋觐见,当面褒奖一番,加升彰德节度使。同时和焦继勋结为儿女亲家,将焦继勋的女儿嫁给皇子赵德芳,再授以旄钺。

◆画地十策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洛阳花。故乡的风景总是看不够的,尤其自己还是万人之上的皇上。

这天,銮驾正在街上行走,旁边围观的人群中突然窜出一个乞丐,拦住了大宋天子的去路,侍卫们拔刀恐吓驱赶,乞丐不但不害怕,还躺在地上赖上了,声称:“今天,大宋天子不给一碗饱饭,就不走了,要杀要剐谁你便!”

侍卫官赶紧禀报赵匡胤,赵匡胤询问是何原因,侍卫奏报:“乞丐只为向皇上求一顿饱饭,给他吃的就走。”

赵匡胤觉得新奇,在自己的家乡,还有如此大胆不要命的乞丐,敢拦御驾讨饭,此人定不简单。于是,走下龙辇上前去察看。见那乞丐,邋過而瘦削,也就在二十来岁,侧卧街头,虽然破衣烂衫,却是生得人高马大,骨骼清奇,眉宇间透露出一股英气

。想起自己早年闯荡江湖,也曾经为一餐饱饭,低三下四,赵匡胤二话没说,传令将此人带走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