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血色成都(3 / 6)

大宋那些年 墨尚花开 8200 字 2022-04-10

手边的红灯笼也点着,然后挥舞着,做着相同的慢动作。

城外,很快做了相同的回应。

“快!打开城门,迎接钦差大统领进城!”王盛低声招呼着手下,兵分两路,一部分负责放下吊桥,开闸放锁,自己带人去开城门。

杨广行至未远,巡逻的兵将也发现了城外的灯笼,漆黑的夜里,万籁俱静,突兀的灯笼亮起,不得不引起众人的警觉。

“快!回西门!”杨广发现情况不对,立即带兵向回折返。

招敌纳降,一直是宋军攻城略地惯用的手段,征剿大军总指挥王继恩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回应。

征战了一天,王继恩有些乏了累了,毕竟上了年纪,自己好歹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回到大营,安顿好营中一切事宜,便开始放纵身心,小咪了一杯,倒在虎皮椅上沉沉睡去。

“报……!”巡逻的兵将在帐外的一声长喝,王继恩吓了一哆嗦,赶紧坐起,挥了挥手,“宣!”

士卒将王盛派来纳降的人带进大帐,王继恩眯缝着眼,似醒非醒地听完来人的讲述,以及在成都西门的接头暗号,立即虎目圆睁,斥道:“我这就派人到西门去与王将军会合,果真如此,重重有赏,如若有诈,定斩尔项上人头!”命人将其带下去好生看管,随即调兵遣将,安排接头和出兵事宜。

命马步军都军头王杲、巡检史胡正违带少数士卒打头阵,以红灯笼为号,赚开城门;命内殿崇班曹习、大将石普、韩守英、马知节,带领一千兵马,马裹蹄,人衔枚,伺机抢关入城;自己率领大军断后。

宋军这边,胡正违举起灯笼,转着圈摇了没几下,就见西门楼子上,同样有灯笼也晃了三圈,与王继恩交代的一模一样,看来里边决定投降是实锤了。接到指令,石普与韩守英率领人马迅速摸到城下。

城外的灯笼,也引起了杨广的注意,当他带人返回西门时,为时已晚,吊桥已经被放下,城门的千斤闸吱吱呀呀被升了起来。此时,西门已经大开,王盛单人独骑,抢先冲出西门,招呼官军入城。

杨广在城头,看得真切,立即张弓搭箭,照着黑影就是一箭。但听得“啊”的一声,黑影在马上晃了几晃,打马落荒而逃。

城门一开,说时迟那时快,石普一马当先,越过吊桥,冲进城内。转眼间,数十骑人马紧跟着冲了进来。

西门猝然大开,城头值夜的义军顿时慌作一团,杨广率众冲入城楼,诛杀反卒,想要再次放下千斤闸,拉起吊桥,同时派人给大蜀王李顺送信,派兵增援西门。

宋军一拥而入,王杲指挥士卒砍断吊桥缆绳,用大木支起千斤闸,保障大军入城畅行无阻。

大蜀宰相吴蕴乘轿刚到王宫外,就遇到送信的小校,听闻王盛叛变,西门失守,吴蕴大惊,赶紧三步并作两步走,请求见驾。

此时曙光微露,天将大白。

◆成都沦陷

宋军前呼后拥,争先恐后冲进西门,杨广率众浴血厮杀,丝毫阻止不住宋军的攻势,西门完全被宋军占据。

相里贵率众来援,接应上杨广。杨广道:“相里兄,西门既陷,成都恐难保全,兄速去王宫,大王安危,全仗兄长,弟与三军将士在此死战。”

相里贵要求留下,杨广坚决不从,只得洒泪离开,率领数名侍卫向王宫疾驰而去。

向光而行,向阳而生。残夜未尽,天光未晓,李顺在吴蕴、相里贵等人的簇拥下,跨上战马,离开王宫,奔东门而去。

走进这欢乐场,背上所有的梦想,不惧狂风暴雨,不期地老天荒。潦草离场,信马天涯,天各一方,无人再认清你的模样。

此时,王继恩率领征剿主力大军赶到,这位宦官,板起不阴不阳的猪腰子脸,扬起马鞭,喝令三军,攻克成都,全军自由扫荡三天,后退者杀无赦。王继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