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日常(十)(2 / 3)

冷,肖刚手拢在初子里,笑着说道“嫂子,我吃了,您忙着,我找昊哥说点事儿。”

两人进屋之后,刘昊把炉门打开,往里面加了点儿碳,问道“有事儿”

肖刚道“那些南方人有些过了,不仅满大街的串,而且还压价,他们简直是都掉钱眼里了,昊哥,是不是该给他们点儿教训了”

刘昊拎起茶壶给肖刚倒了一杯茶,笑着说道“他们做的都是纽扣之类的小商品,跟咱们的生意不冲突,你理他们干什么不过,这些南方人的韧劲儿你们也得多学学。另外,你可不要小瞧这些南方从,他们是最为团结的,出来就抱团。记住,与人为善,和气生财最是重要,不要看这个不顺眼,那个不顺眼,你们现在可不是胡同串子,格局要大一些。”

肖刚有些不信,搓搓手道“他们真像你说的那么有钱那一个纽扣顶死才赚不到一分钱,我就觉着你夸张了。”

刘昊说道“那些南方人的头脑活络得很,他们在七十年代就偷着做生意了,那些地方多半是侨乡,有海外的支持,做批发做零售,人家也是积少成多,不要小瞧里面学问。试着跟人家做朋友,多学两招,不过不要被人忽悠了,论精明,你还差一截。能帮得上就帮,到时候,你这才叫朋友遍天下。”

肖刚有些不服气,却又没办法反驳。

第二天中午,刘昊、徐静理他们在学校对面的小饭馆请客其实就是自家人聚餐,肖刚算是唯一的外人。

这家小饭馆又扩了一圈就是在原来的院子里,自己盖了几间屋子,就跟包厢似的,方便给客人聚会请客,小小的一间,十平米左右,里面放着旧桌子,椅子。

这两年日子好过了,下馆子的人也多了,餐馆里十分嘈杂,锅铲瓢盆的撞击声和爆炒热菜的声音、客人们的喧哗声,都混成了一片。

徐静理用手指点着油腻腻的桌子也是佛了,对着身子越发肥胖、油嘴滑舌的老板老严头,笑眯眯的说道“哎,我说严大爷,你舍得房子翻新,就舍不得换个新桌子,省钱可没你这么省的。”

老严笑着说道“哎,这赚不着钱,可不就得节俭点吗你们点啥”

徐静理懒得听这酸水,直接道“你们这里的兔子锅不错,上一个。还有再上个鸡锅,涮羊蝎子。其他的你看着整。还有那炭火赶紧添上,冻死人了。”

炉里的炭火又渐渐旺了,房里渐渐暖和了。

不一会,蔡全无两口子带着两闺女,肖刚也顶着一顶皮帽子,也进来了。

徐慧真伸手在桌上摸了一下,顿时皱起了眉头“这还能吃得下饭呢。”

蔡全无说道“行了,只要饭菜不脏就行,你闺女请你在这儿吃,肯定是有说法的。”

又对站在后面的肖刚道“刚子,自己找位置坐,不要客气。”

羊蝎子锅先端上来了,咝咝地冒着热气,阵阵香味辣味一个劲儿地往人鼻孔里钻。炉子上面燃起耀眼的炭火,红彤彤的火焰升上来,不停地跳跃着。

酒菜上齐,一桌子哄哄闹闹,细数着老京城的各种小吃和过年的景象,那个时候的人特简单,一挂鞭炮、一串糖葫芦、一件新衣服就可以快快乐乐地过年。

而现在也不知道是人老了还是怎么着,特别容易陷入过去的回忆当中,想跟人聊一聊家乡曾有的辉煌,讲家乡的落寞,讲家乡的亲人。

到了晚上,天色慢慢暗下来,饭馆里的就餐的客人也越来越少,整个小饭馆里显得空空荡荡。饭馆老板的儿子大概跑的累了,就着炭火歪身子瘫坐在椅子上,静静休息。

饭店老板提了一瓶酒进来,敬了一圈子酒,道“还是你们年轻人热闹,不过你们等会回去注意点安全,那些出去下乡的也开始回来了,街面越来越不安宁了。”

刘昊散了一圈烟,他静静的坐在一旁听他们说话。

老严头点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