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靠下,下路不行,那还迎合什么,跟SN一样逆版本都比现在好过。
很难想象。
 狼行在掏鳄鱼、吸血鬼在上路爽,虽说因为经济过于集中在上路老被翻盘,可比赛还有点竞争力,Chief这么一分配,SS还剩下什么?  打到现在,SS以联赛第五的经济获取,联赛第七的一血率,联赛第九的推塔,联赛第十一的小龙控制率和罕见的零大龙终结效率(控大龙不行,拿了还赢不了),“刷”出了联赛第三的承伤。
  截止到目前为止,简单化的概括就是全员都想刷,不喜欢抱团,资源能让就让,全靠Sofm发挥,且因为运营差,拿了大龙不会做事,赢的局里游戏时长都在38分钟左右,输的也是拖拖拉拉,完全不见积极包夹的影子。
  考虑到SS目前的困境,秦明都没有跟队员分析要怎么做。
    这个目标很简单。  香锅笑的很开心。  另外——
  秦明在战术板上画出了几道线。
  他对SS实在太熟悉了,比起模块化的数据,秦明还可以更精准,比如ndre很不喜欢塔前有线的时候支援,别指望他会放弃一大波兵,所以哪怕都是玩前排,他跟AJ也是不同。
  “囤线进去,不能越你就进野区,插眼也好,给信息也好,总之动起来。”
  这是秦明对君泽的吩咐。
  这类理解上的习惯,才是他打蛇队老是赢的较为轻松的原因,他知道他的队员舒服的比赛方式是什么,那自然也知道不舒服、照顾不到的机会怎么创造。
  “看好石甲虫。一旦中路打不开局面,Sofm一定会对石甲虫下手,这处野怪刷新点一般来说没人特意去管,他反石甲虫的成功率非常高,如果对线没那么有优势,去看的话其实也没必要,但这次不一样,我们应该三路都有线。”
  这些更加细致的总结就是每个教练组的攻防要素了。
  为什么说季后赛跟常规赛不太一样,很大程度上是常规赛,大家不用上那么大的强度去针对操作习惯设计执行。
  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小点,足以制定出一套更能压迫的策略。
  2017年7月29日。
  场馆休息室。
  RNG的队员在说笑,每个人都很轻松,像小明就跟Able沟通,“这次你要强势一点,我去换血你要跟,懂吗,跟平时不一样,打Ohq不会出事,我们换得起。”
  小明开始忽悠要怎么虐SS下路,这支队伍的下半部全部换血,他对这支SS可没有那么多感情可言,Able听着,感受到小明散发的强烈自信,忍不住的点头。
  没办法,小明也是憋怕了。
  他都好久没打出过线杀,好久没试着压在塔下耗血,那遇到正低迷的SS,能不找点感觉吗。
  连猫球都能充电,他们怎么不行?
  Ohq现在是越打越怕,刚开始还敢操作,后来连身位都保守好多,偏偏他的保守又不够协调。
  造成这种别扭的原因肯定跟选手状态、教练安排都分不开。
  而一个无法控制失误的AD,可不就是最好的充电器吗。
  另一边。
  Chief说了一大堆话,张嘴闭嘴就是打起精神,拿出百分百的实力,然后将贴了峡谷地图的战术板摆的密密麻麻。
  遏制中野,是他说的最多的部分。
  ndre只是听着,没有一点要倾诉的欲望,现在教练让他玩啥他玩啥,非常的“老实”,甚至老实的有点没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