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豪华轿车的来历(2 / 2)

他说:“这篇小说拍成电视剧一定会火。”

当时大家都不信,都说,中国观众喜欢的都是帝王将相的戏,这种老百姓过日子苦中作乐的戏,没人看。可没过多久,这篇小说的同名电视剧就出来了,而且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好评。这时,大家都感叹魏振的文学鉴赏能力,劝他也搞一些文学创作。

魏振自负地说:“我一直准备着呢。”

魏振在大学里是韩健主持的戏剧社的编剧,文笔没得说。他就是感觉生活素材不太够。大家劝他从短篇起步。魏振说不写,要写就写长篇小说。等他通过一条龙更深入地接触了社会生活,搜集了更多生活素材以后,魏振的文学气质却陡然消失了。再没有人把他和一个文学青年联系起来了。

魏振刚上班的时候就会开车。他是这批外贸员中,最早会开车的人。他和马东梅出门,都是魏振开车。以前,他们开的是马东梅刚进北京时买的三厢富康车。

三厢富康车是在原来两厢富康车的基础上改款的车型。富康车的原型车是法国雪铁龙汽车,是一款民用经济型轿车,合资国产化以后进入中国市场。在市场上,富康车的市场占有率始终竞争不过同级别的合资品牌车捷达和桑塔纳。因为捷达和桑塔纳都是三厢车。中国人好面子,觉得两厢车不如三厢车有面子。为了迎合市场需要,汽车厂生生给两厢车加了一个屁股,看起来有一点不伦不类。

生意做起来以后,马东梅越看这辆三厢富康,越觉得别扭。她就把一笔钱留在了河北的一家羊绒加工厂。让这家羊绒加工厂买了一辆刚刚面世的顶配的别克君威商务轿车,车主写的是魏振。

还在开着捷达车的部门经理老朱,对这辆豪华的别克君威轿车的来历,很是疑惑,又不敢问马冬梅。马冬梅想,老朱怎么也算自己名义上的领导,就跟老朱解释说:“工厂想办个北京牌照的车,进出北京就不用再办通行证了,方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