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陈国泰又在津市待了两天。 第三天,孙金请到了假,一大早就带着陈国泰,坐公交车前往位于泰林区的蓄电池生产厂。 两人很快就在厂里见到了四十岁左右的冯达明。 “冯科长,这位就是要大量采购蓄电池的陈国泰同志。” 孙金首先向冯达明介绍陈国泰。 “想不到陈国泰同志竟然如此年轻。真是英雄出少年哪。陈国泰同志,幸会,幸会。” 冯达明立即热情地说道。 “冯科长幸会。这次前来,打扰冯科长了。” 陈国泰笑着与冯达明握手。 “没有没有。都是为人民服务。”冯达明很是随和。 原本厂里的蓄电池供不应求,可现在却有些积压。 从孙金那里得知了陈国泰这么一个大客户,冯达可是太高兴了。 “陈国泰同志,听孙金同志说你们那边需要大量的蓄电池。不知道你们究竟需要多少?” 奉茶之后,冯达明开门见山地说道。 “理论上,贵厂能拿出来多少,我们就能采购多少。” 陈国泰笑了笑说道。 “果真?我这边仓库里有七吨多。这可是一万多块钱的货。你们都能够全部吃下?” 冯达明一下子瞪大了眼睛,有点惊疑不定地说道。 一万多块钱的积压,对并不大的蓄电池厂来说,压力真的不小。 冯达明有点不相信陈国泰能全部买走。 原本他以为陈国泰能买走一两吨就很不错。 “居然有七吨多?” 陈国泰一时间也稍稍有点意外。 不过陈国泰随即就为之释然。 这个时代的信息确实闭塞到了这种程度。供销模式也确实有这样呆板。 “还请冯科长放心。我们能全部买下。只不过冯科长可能需要稍稍等几天。因为我们没有想到一下子能买到这么多,货款准备不足。我需要回去一趟,带更多的货款过来。为表诚意,我现在可以留下一些定金。” 陈国泰立即高兴地说道。 区区一万多块钱,对陈国泰没有丝毫压力。 毕竟陈国泰空间里的现金已经超过了一百万。 之所以增长得这么快速,主要还是在于三家黑市的领头者这段时间正在向灵江县以外的县市大力拓展手表销售渠道。 才短短一个月,他们就帮陈国泰卖出去了将近两千只手表。 陈国泰的手表出货价统统不下180块,几乎全是纯利润。 单是手表一项,陈国泰就轻松进账将近四十万块钱,让他的人民币总资金超过了一百万。 不过陈国泰的私人资金再多,他也不会傻到拿出来给公家买东西。 这个时期的汇款速度也非常慢。与其在这里等厂里给他汇款,还不如再来回亲自跑一趟。 反正他年轻力壮,路上的颠簸根本算不了什么。 “陈国泰同志能留下定金,当然再好不过。” 冯达明立即露出了大大的笑脸。 陈国泰当然也无比开心地笑了起来。 七吨多的蓄电池可以生产将近400辆电动自行车,完全能够解燃眉之急。 “冯科长,不知道我可不可以看看仓库里的现货,再看看咱们厂的现场生产情况?” 眼见气氛良好,陈国泰顺势说道。 “当然可以,当然可以。” 这个时期的人几乎没有任何保密意识。冯达明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陈国泰的要求。 三人就一起去仓库看了现货,然后又走进生产车间。 “果然不出我所料,蓄电池的生产真的很简单。” 看了生产现场,陈国泰心里不停地点头。 同时陈国泰心里也很有些不是滋味。 这个时期的花国真的是太落后了。如此简单的蓄电池生
第215章 一切办妥,收获超出期望(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