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石雕里的第八类和第十类雕工,很难同时使用,彼此不能兼容;而石雕和砖雕之间,有很多重复的部分,其实可以简化合并一下,但总结它的工匠大师为了拉出差别强行把它们分开,反而有点失去了逻辑。
    许问发现了这个问题,对它进行了调整。
    而他的调整并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是彻底将它们打散,恢复成更基础的基础,然后再重新整合成形。
    他用在这座石雕上的技艺,明显源自孟家二十四雕工,但更简洁、更准确!
    而这,正是孟平正在尝试的东西。
    也就是说,这件石雕让许问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一个孟平正在尝试着迈入的境界。
    如果说三天前许问向他学艺的时候还是他的学生,至少在石匠技艺这一门上是,三天后的今天,许问则已经跟他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甚至比他跑得还要更快更前一点。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句老话在许问身上好像不存在一样。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变化是许问才琢磨出来的,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现在体现在这座石雕上就显得有点生涩。
    这一点藏得很深,基本无损石雕的价值,也只有孟平这样的人才能看得出来。
    而在他看来,这不算缺点,甚至是许问的优势。
    他的灵性、他对技艺的思考与掌握,在现在就已经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等到他完全纯熟了,那时候塑造出来的作品,又会是什么样子?
    瞬间的沮丧之后,孟平反倒更加兴奋期待了。
    “不错。”他简单评价,手指在这座石雕上轻轻抚过,问道,“你准备给它取什么名字?”
    “就叫东连山吧。”许问想了想,回答道。
    “东连山?我怎么没听过这个名字?”孟平皱眉。
    “就当它是我想象中的一座山好了。东连山,是五连山东面的一座山峰,位于中部偏西的位置,以窑洞建筑为主。山腰处这座村子叫阳平村,里面有一户人家……”许问微微笑着,回忆一样介绍。
    “你的设定还挺完整。”孟平表情古怪地说。
    “哈哈,的确,在制作它的时候,真的好像看见了一样。”许问眯着眼睛说。
    “……很好。”孟平最终这样说。
    黄腊石雕完成,许问就算正式从孟平这里出师了。
    其实孟家的技艺不止于此,孟家二十四雕工之外,每种雕工还各有三到五种变化,算是在实际制作过程中的演变。
    孟平一一给许问演示了一遍,只是演示